2025 世界机器人大赛三亚锦标赛启幕 近万选手共赴科技盛宴
7 月 21 日,2025 世界机器人大赛三亚锦标赛在三亚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,来自全球 3942 支队伍的近万名青少年选手齐聚鹿城,围绕 19 个大项、47 个小项展开激烈角逐。作为教育部白名单赛事,这场 “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” 首次登陆海南,不仅带来了尖端科技的碰撞,更以 “科技 + 文旅” 模式为三亚注入澎湃科创动能。
本次赛事设置了覆盖全年龄段的赛项体系,既有乐鱼官方网站面向小学低龄组的 VEX GO、MakeX 智慧物流等启蒙类项目,也有聚焦初中组的空中格斗、脑机接口控制等硬核挑战。值得关注的是,赛事创新引入脑科学人工智能挑战赛,选手通过非侵入式脑环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,提前感知 “人机交互” 的未来生活理念。而 FIRST 科技挑战赛(FTC)的设备从美国漂洋过海抵三亚,其采用的联盟对抗模式不仅考验机器人性能,更要求选手在战术协作中展现领导力。
二、城市赋能:科技赛事与文旅融合的三亚样本
三亚以 “国际旅游胜地” 与 “科创高地” 双轮驱动,将赛事打造为全球青少年的科技嘉年华。红树林国际会展中心内,黄色(普及类)、蓝色(挑战类)、红色(专业类)、黑色(FTC)四色证件构成技能进阶阶梯,观众可直观感受从入门到高阶的科技成长路径。赛场外,三亚同步推出 “青年工程师人才政策大礼包”,包括落户优待、研发奖励、创业扶持等,吸引全球科创人才扎根海南。
三、教育价值:从赛场到升学的全周期助力
作为教育部连续多年认证的全国性竞赛,赛事成绩纳入中高考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并获浙江大学、南方科技大学等 20 余所高校认可,成为科技特长生升学的 “绿色通道”。以 FTC 赛项为例,参赛学生需完成从机械设计、编程调试到战术布局的全流程操作,50 人团队的精密分工模式更被喻为 “未来工程师的摇篮”。正如三亚市人民政府官网所述,赛事不仅是竞技平台,更是 “完善创新型人才梯队,激活机器人产业创新动能” 的关键抓手。

四、国际视野:从设备跨国运输到成果国际互认
赛事的国际化程度贯穿始终:FTC 赛项的专业设备从美国经上海辗转抵三亚,彰显赛事组织的全球协作能力;而脑科学挑战赛等前沿项目则吸引了来自日本、新加坡等国的顶尖团队。自 2015 年创办以来,世界机器人大赛已累计吸引全球 20 余国超 30 万名选手参赛,多个赛项成绩实现国际互认,成为青少年科技交流的 “世界语言”。
这场为期 4 天的科技盛会,不仅在椰风海韵中勾勒出未来科技的轮廓,更以三亚为支点,撬动着 “以赛促教、以赛兴业” 的发展杠杆。正如赛事主办方所言:“当机器人的机械嗡鸣与三亚的海浪声交织,我们正在见证科技与自然、教育与产业的完美共振。”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