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文旅融合!敕勒川 “村 BA” 落幕,冠军牵走奋斗牛
7 月 20 日,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敕勒川镇首届 “村 BA” 篮球邀请赛在站村村委会圆满闭幕。这场以 “融合农文旅 跃动敕勒川” 为主题的赛事,吸引了全镇各村、企事业单位的 11 支队伍、125 名运动员参赛,历时 8 天的激烈角逐,最终上达赖村蒙源水务队以拼搏精神摘得桂冠,牵走象征奋斗的 “膘肥体壮大黄牛”;中国银行土左旗支行队获得亚军,喜提寓意产业兴旺的 “三只圆滚滚黑山羊”。颁奖现场,获奖队员们牵着牛、赶着羊的画面,既充满乡土气息,又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。
一、赛场内外:乡村活力的 “引爆点”
比赛期间,站村篮球场变身 “乡村嘉年华”。白天,球员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,突破、传球、扣篮,每一个动作都牵动着观众的心;夜晚,球场周边支起临时摊位,敕勒川香瓜、盐碱地葵花籽、哈素海生态鱼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,村民们一边品尝美食,一边为球员加油助威。据不完全统计,赛事吸引了全镇数千名群众现场观赛,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百万人次,成为今夏呼和浩特乡村最火热的 “流量密码”。
“以前村里年轻人一到农闲就打牌,现在大家都组队练篮球,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!” 站村村民王大爷感慨道。赛事不仅激发了村民的运动热情,更搭建了农文旅融合的新平台。主办方在赛场周边设置 “敕勒川味道” 农产品展销区,仅 8 天时间就带动香瓜、葵花籽等销售乐鱼网下载额超 20 万元,部分农户现场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。
二、奖品深意:乡村振兴的 “吉祥物”
冠军队伍牵走的 “奋斗牛” 和亚军获得的 “致富羊”,并非普通的牲畜,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乡村振兴 “吉祥物”。敕勒川镇党委副书记李建军介绍:“牛象征着农耕文明中吃苦耐劳的精神,羊则代表着我镇正在发展的肉羊养殖产业。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接地气的奖励方式,激励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既要敢闯敢拼,也要依托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。”
事实上,这种将农特产品与赛事结合的模式,正是敕勒川镇推动产业振兴的缩影。近年来,该镇通过 “合作社 + 基地 + 农户” 模式,在盐碱地上种植向日葵 5.8 万亩,带动 2300 户农户年均增收 2500 元 / 亩,只几梁村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 “一村一品示范村镇”。此次 “村 BA” 的奖品 —— 黑山羊,正是当地龙头企业 “年年有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” 培育的优良品种,该公司通过回收葵花盘制作饲料,形成 “种植 - 养殖 - 加工” 循环产业链,进一步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。
三、以赛促兴:激活乡村的 “新动能”
“体育搭台,经济唱戏”,是敕勒川镇举办 “村 BA” 的深层逻辑。除了直接的农产品销售,赛事更带来了长远的品牌效应。“以前外地游客只知道哈素海,现在通过‘村 BA’,大家开始关注我们的盐碱地香瓜、葵花籽。” 镇文旅办主任张晓宇表示,接下来将推出 “跟着村 BA 游敕勒川” 线路,串联香瓜采摘、向日葵花海观光、非遗手作体验等项目,进一步释放赛事红利。
这种模式并非孤例。在云南禄劝,“村 BA” 冠军奖励土黄牛,带动当地肉牛养殖产业;在贵州台江,“村 BA” 周边文创产品销售额超 140 万元,形成 “赛事 IP + 农文旅” 的完整生态。敕勒川镇的探索,正是全国乡村以体育赋能振兴的生动实践。正如参赛队员、向日葵种植户邢三三所说:“打完球牵走牛,回家种地更有干劲了!明年我还要组个‘葵花队’,让全国都知道我们的盐碱地宝贝!”
四、未来图景:从 “村 BA” 到 “村经济”
闭幕式上,敕勒川镇镇长透露,明年计划扩大赛事规模,引入企业赞助,并探索 “村 BA + 电商直播” 模式,让更多优质农产品搭乘 “流量快车”。同时,将借鉴贵州台盘村经验,利用体彩公益金升级球场设施,打造 “乡村篮球文化公园”,吸引周边游客长期驻足。

这场充满乡土味的篮球赛,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,更是乡村振兴的 “催化剂”。从盐碱地上的向日葵到赛场上的 “奋斗牛”,敕勒川镇正以 “村 BA” 为支点,撬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杠杆,让这片古老土地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。正如赛事主题 “融合农文旅 跃动敕勒川” 所揭示的 —— 当体育精神与乡土文化碰撞,当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共振,一幅 “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” 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